名家观点 |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权威解读
农村空心化是乡村地域系统复杂的人地关系问题,是新时期人口快速向城镇转移或实现非农就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快速转型导致的资源低效配置和环境恶化的过程。其本质是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的乡村地域系统不良演化过程。
我国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关于空心村现象的研究较多,但缺乏对农村空心化所引发问题的深层次探讨,农村空心化引发了哪些资源环境效应,如何量化辨识并辨明其作用机制?现有理论能否支撑?如何防控或整治农村空心化及其负面的资源环境效应?这些问题现有研究并未作出有效明确的解答。为此,《农村空心化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王国刚,刘彦随 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4)一书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本文分享其主要结论。
▲ 研究流程与技术路线
农村空心化演进过程可以划分为出现期、成长期、兴盛期、稳定期和衰退期5个阶段,以及人口空心化、土地空心化和产业空心化3 种主要形态,其演进受内核推动力、外援拉动力和系统突变力“三力”驱动。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判断,农村空心化演进过程可以划分为出现期、成长期、兴盛期、稳定期和衰退期5 个阶段;从要素变化特征的研究视角,农村空心化可以划分为人口空心化、土地空心化和产业空心化3 种主要形态,土地空心化是现象表征,产业空心化是根本实质,人口空心化是本质推手,且不同形态格局与特征有着较强的分布规律性。
▲ 农村空心化演进的驱动机制
农村空心化的演进受到区域资源环境禀赋、农业生产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推进、社会文化变迁、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计多元化转型、户籍制度束缚、土地利用制度及管理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各要素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归结为内核推动力、外援拉动力和系统突变力3 类。其中,内核推动力的驱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农民主体行为对乡村地域系统要素的改变,外援拉动力的驱动作用主要是促进了农村行为主体作出改变,而系统突变力的驱动作用带来农村空心化演进的突变。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空心化与城镇化的重要结点,城镇化进程中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度不断提升。
城镇化可以看作是劳动力完成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换、从农村到城市迁移的过程。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地域转移和产业转换导致了农村人口空心化,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空心化与城镇化的重要结点。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例分析发现,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过程中,非农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增多、区域发展差异及农民非农就业意愿增强等主导因素,以及户籍制度改革、地方政府重视等新型因子共同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且带动作用不断增强,表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增大、转移比例提高,上升趋势显著,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度不断提升。
▲ 1978~2008 年东部沿海地区
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比例及响应强度系数
作为乡村地域农村空心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效应的重要载体,农村宅基地与耕地面积和集约利用程度发生了剧烈变化,规律性特征强。
从地类面积变化上看,我国农村居民点年均增加1.64 万hm²,增长趋势显著;耕地年均减少69.36 万hm²,呈现快速减少趋势。集约利用程度上,全国县域户均居民点粗放利用程度普遍较严重,其中村庄居民点未扩散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流域的省份,低度和中度扩散区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不含北京市),以及中部地区的山西省,高速扩散区分布较为分散,但以南部省份为主。与1996 年相比,2008 年省域耕地集约度有较大幅度提高,且省域耕地利用基本上形成了“第一阶梯——较高集约度,第二、第三阶梯——较低集约度”的空间分异格局,且西部地区耕地集约度提升较慢,中东部地区相对较高,而北方地区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南方地区。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口空心化程度与耕地集约度呈“U”形变化关系,即随着人口空心化程度的加剧,耕地集约度表现为先减少后增长的趋势,而随着土地空心化程度不断加剧,耕地集约度不断上升,然后出现下降趋势,但农村产业空心化对耕地能否集约利用影响作用不大。
▲ 耕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农村人口空心化的相关关系
环渤海地区农村空心化与土地利用效益的关联度较强,与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密切,但与土地利用程度相关性弱。
当前农村土地价值低,我国农村土地价值的实现不充分,仍然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农业生产收益远远低于非农产业,导致人口、土地空心化与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相关性较差。但随着产业空心化程度的增强,区域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急剧下降,区域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变化相对平稳,下降幅度较小,产业空心化与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综合效益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农村空心化过程中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但更重要地体现为土地利用效率与效益的降低,农村空心化对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影响并不显著。但该过程中人类活动如利用资源的效率和管理资源的方式,包括农田管理水平、水资源利用、种植结构变化等,势必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 产业空心化与土地利用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相关关系
1989~2008 年山东省村庄空心化程度显著提高,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降低,农村空心化对生态环境负向影响不断扩大。
时空尺度上,与基期相比,山东省绝大部分县域空心化程度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加重趋势,省域农村空心化指数增长幅度大,农村空心化演进遵循Logistic 过程,3 个特征点分别是0.26、0.49 和0.72。这一过程中,耕地面积比例、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农田灌溉率、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水土流失率和水土流失治理率增速7 项指标成为生态环境效应的指示指标。其中,耕地面积比例呈现出先上升到下降再到上升的变化趋势,人均耕地面积呈现出先快速减少到平稳再到减少的过程,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快速增长到维持平稳或有所下降又进入快速扩张的阶段,水土流失仍然随着农村空心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恶化,农田灌溉率得到提高然后维持平稳或有所下降又进入快速扩张的阶段,水土流失率治理增速呈现出先好转到恶化再到好转的变化趋势,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与农村空心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环境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空心化对生态环境负向影响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对农村空心化的响应强度变化
村域微观尺度上,农村居民对村镇空心化过程中资源环境变化强度的感知较为一致,即生活环境>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
通过调研访谈发现,村域尺度上,同一行政区内的连续地域单位,以桓台县案例村为例,村庄空心化各阶段时间节点较为一致,其演进过程存在跳跃性规律、人口空心化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土地空心化问题时序变化特征明显、经济基础和政策落实是空心村实现衰退转型的突变力等特点。但农村空心化演进过程中,居民感知到生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下降趋势明显,自然资源利用先不断下降后期进入回升态势,居民生活环境变化较为反复,与自然资源利用维度变化趋势类似。进一步的分析得出,资源效应表现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三方面,主要环境效应涉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各阶段主导的资源与环境效应差异明显。
▲ 不同农村空心化阶段感知维度得分变化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社区自组织失灵共同导致了农村空心化过程中资源的低效配置与环境退化,应从内生性调控、外生性调控和工程性整治调控角度进行顶层政策与制度的设计进行防控。
农村地区资源环境产权不明确,市场机制不健全与竞争不足造成其外部性没有能够在市场中反映出来,即市场失灵;加上缺失必要的政策制度、群体意识约束,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无法弥补,即政府失灵和社区自组织失灵,这共同导致了农村空心化演进过程中乡村地域资源低效配置和环境恶化。
▲ 优化调控框架及调控机理
为此,提出可以直接通过行政、经济及社会性规制,控制或约束主体行为等内生性政策调控,运用政策制度及法规,通过政府的干预迫使主体行为合理配置资源、利用环境等外生性政策调控,以及采用整治与恢复技术等工程性技术调控,消除部分农村空心化过程中已经造成的资源环境问题。
【相关阅读】刘彦随:发挥地理学科优势,支撑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本文摘编自《农村空心化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王国刚,刘彦随 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4)一书 “第9 章 结论与展望”,标题为编者所加。
( 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丛书)
ISBN:978-7-03-051737-1
《农村空心化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是面向国家农村空心化困局,着眼地理学综合视角,系统研究中国农村空心化过程、格局、机制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一本专著。《农村空心化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与方案;国内外农村空心化及农村资源环境研究进展;农村空心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理论解析框架;我国农村空心化演进的过程、格局与机制;我国典型区域农村空心化演进的土地利用效应评价;典型区域空心化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我国农村空心化管控及其资源环境优化途径;结论与展望。整体上贯穿了“理论-方法-实证”的学术研究思路,突出了农村空心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问题研究的系统性、理论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
资料来源:赛杰奥
本期编辑: 张英浩 王凌志 周墨竹 徐红玲 余灏哲
审核人:任宇飞 王冠
会议通知 |“新时代生态文明与地理发展"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第一号)
会议通知 | 第10届"遥感模式识别国际研讨会"(PRRS 2018)与第24届国际模式识别大会(ICPR 2018)